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(青年观)


近日,一篇北京工业大学2025届博士毕业生的论文致谢感动了一众网友。文中,作者自述历经两次高考考上了专科,后来专升本、考了研、申请两次终于获得读博的机会;寒暑假里,电子厂、建筑工地、高速公路的沥青摊铺现场、煤矿作业区等地都留下他挥洒汗水的身影。他以百折不挠的拼搏奋斗换来华丽蜕变,被网友称为“最猛大丈夫”。
从“挖煤小子”逆袭成博士毕业生,这名小山村里走出的“最猛大丈夫”,不愧是猛志常在、奋斗不息的表率。
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正所谓“人但有追求,世界亦会让路”,逆袭人生的背后,是“一人立志,万夫莫夺”的笃定,是跋山涉水不停留的执着。志向是一个人精气神的核心,是人的灵魂命脉所在。古人曾将志气比作树木之根:“志之不立,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,劳苦无成矣”。青年时期是为人生大厦添砖的关键时期,早立志、立远志,才不会像无根浮萍般随波逐流。
“夫志,气之帅也。”当有志者长期专注于一项事业,沉浸式投入总会让人乐此不疲,每前进一步都足以让人欣喜不已。把人生志向熔铸成前行的引擎,以主动奔赴替代被动周旋,破局之法自然就会多起来。
“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”。志向的高远决定人生的格局,但实现志向往往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,离不开驰而不息、坚持不懈的奋斗。立志高远,脚踏实地,在磨砺中不断强心志、壮筋骨、长才干,才能向梦想持续前进。
面对困难挫折,内心的梦想还要不要坚持?这或许是每一个奋斗中的年轻人都会遇到的烦恼。奔涌江河源自涓滴细流,梦想成就的背后是日积跬步的坚持付出。曾有人问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,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漫长的等待,后悔吗?邓清明这样回答:“不管主份还是备份,都是航天员的本分!”二十多年如一日训练备战,邓清明终于在叩问苍穹的远航中圆了飞天梦。唯有锚定不移的信念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,才能化量变为质变,在机会来临时奋身一跃,抵达梦想的彼岸。
追寻梦想的远途,既会看到和风细雨,也会遭遇疾风骤雨。战胜工作生活的挑战,往往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如磐石静立的“钝感”,在风雨历练中掌握生命的主动性。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,徐梦桃凭借令人惊艳的表现夺得金牌。四战冬奥会,此前三次她都与梦想失之交臂。面对大大小小的伤病和种种挫折考验,徐梦桃没有放弃:一次次重新出发,一次次挑战极限,终于凭借实力圆梦冬奥会。疾风骤雨终将消散,但奔向它的勇气,将凝结为心中不灭的火种。坚定信念做好对的事,时间会给出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的答案。
少年负壮气,奋烈自有时。新时代的青年一代,拥有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,更多提升本领能力的途径,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终将点亮梦想的星河。前方纵有山水相隔,但旅途充实、未来可期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-08-04 05 版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